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手册 >> 教育教学改革
【字体:
曲靖师范学院本科优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意见
浏览次数: 日期:2017-05-02

曲师校字〔2015〕3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落实《曲靖师范学院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实施方案》(院党字[2012]17号),做强、做优、做特本科教学,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建立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学校强本申硕奠定良好基础,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多元成才”的育人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紧紧围绕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根本任务,着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卓越化”、“复合型”、“个性化”的思想设计培养方案,实现突出特色发展,提升培养质量的目标。

二、改革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建立“优生优教、特生特教”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具体目标:通过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实现优生优教,培养一批创新人才;推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国际化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实施个性化教育,采取“特生特教”的方式,强化学生特长素质的培养,培养一批具有特质的优秀人才;提升应用型本科学生的素质,强化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三、基本原则

(一)个性化原则根据学生自愿发展和学校学科专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制订个性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校内相关专业实施本科人才的个性化培养。

(二)针对性原则。针对学校学科建设实际,促进本科教育与申硕工作的衔接;针对学校专业综合改革的需要,提升专业建设的水平,突出专业特色。

(三)适应性原则。根据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注重人才培养与时代变化的全方位适应,使学生的科学基础、实践能力、人文素养融合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改革内容

(一)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工程

按照“个性化”原则,对优质生源进行优质教育,逐步探索地方高校优秀人才的培养途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根据学校目前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及学生实际,从2013年起,分别在人文学院启动卓越文科人才培养计划、化学化工学院启动卓越化学化工人才培养计划、教师教育学院启动卓越学前教师培养计划、经济与管理学院启动卓越会计人才培养计划、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启动卓越经济学人才培养计划;同时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学院积极开展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继续深化“学士+工程师(技师、律师、会计师)”、“学校+企业”、“国内+国外”的卓越工程师、卓越律师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政法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国际学院等要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推进校企结合、校政结合、产学研结合和国际化合作型人才培养。

3.做好卓越人才培养项目学生的选拔工作,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在达到条件的全校(全院)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经考核后进入卓越班,实施动态管理。卓越班重点要加强学生的外语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优秀人才培养模式,对学校人才培养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

充分利用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优势,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着力培养素质高、通专业、能力强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要认真调研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的需要,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具体采取三种方式:

1.积极探索“英语+X”人才培养模式和“英语+小语种+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成为精外语、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2.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学习的同时,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辅修专业的学习,在毕业时除发给主修专业的毕业及学位证书外,再颁发辅修专业证书。

3.鼓励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学习的同时,通过多种学习方式,获取所学专业以外的其它专业资格证书;

(三)推进拔尖艺体人才培养工程

要大胆探索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拔尖艺体人才培养的途径,按照“特生特教”原则,对在某一方面具有浓厚兴趣和一定特长的学生进行培养,通过因材施教培养拔尖艺体人才。从2013年开始,音乐舞蹈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开展艺术、体育类拨尖人才培养的探索,逐步形成拔尖艺体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四)提升应用型人才质量工程

根据“加强专业基础、强化综合素质、注重实践能力、体现专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着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1.优化培养方案,凝练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进一步加强专业主干课程,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

2.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认真落实“双导师”制工作,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3.改革公共课教学,对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学类、计算机类课程实施分类分层教学,进一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进一步优化专业资格证书考试激励机制,让多数学生获得双证书或多证书,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5.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教学标准,抓实教学环节,强化教学监控,加强教学考核。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实施,各相关学院应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组织、领导和实施。

(二)加强经费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到的各种项目分别根据各项目层次给予专项经费资助。卓越人才班、复合人才班、艺体拨尖人才班(以下实验班)每年每班给予5万元资助;其它项目根据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给予相应资助。

(三)给予优惠政策。一是单独制订各类人才培养方案。各类实验班的课时总数可不受全校统一方案要求的限制,但最多不得超过相同专业总课时数的10%。二是给予课时优惠。教师为实验班授课按人数核算后再乘以1.3计算教学工作量。三是增加评先奖励指标。实验班学生按其他班级2倍的指标评先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