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曲靖师范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和《曲靖师范学院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课程建设的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现状
“十二五”期间,学校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为学校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成绩与经验
一是不断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十二五”期间新增省级精品课程2门,总数达9门,新增校级精品课程10门,总数达23门,新增校级重点课程40门,总门数达82门,新增校级优质课程80门,总门数达154门,新增双语课程12门,新增视频公开课3门,以创建各类课程为突破口,从整体上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是网络课程建设。“十二五”期间建设了基于Moodle下的网络教学平台,引入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尔雅和好大学在线,采用“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是课程体系建设。“十二五”期间,构建了新型学分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教学体系中设置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综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两部分,其中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教育课三个教学平台;综合性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包括入学教育、军训及军事理论教育、社会实践、专业见习(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教育实习)、课外素质拓展、创新与创业教育、专业技能训练与测试、毕业论文(设计、创作)等。
四是不断完善课程建设质量监控体系。“十二五”期间,制定了《曲靖师范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曲靖师范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曲靖师范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标准》、《曲靖师范学院重点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曲靖师范学院重点课程建设标准》、《曲靖师范学院优质课程建设实施办法》、《曲靖师范学院优质课程建设标准》、《曲靖师范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文件,以政策为导向,以考核为抓手,以成果为标准,全面规范课程建设规章制度,通过规范管理,逐步做到分步实施,有序开展。
(二)问题与不足
一是课程建设重申报、轻建设现象较为突出。由于课程建设相关考核评价机制标准不够充分,课程建设普遍存在重立项、轻建设的现象。
二是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不高。由于国家、省市一系列资金使用政策性措施调整,项目负责人普遍存在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的现象,导致资金使用效率较低,没有根据项目周期来进行合理规划等现象。
三是课程建设激励机制不完善。课程建设中,除使用项目经费外,未将课程建设成效纳入教学考核、职称评聘和评优评先范畴。教师申报积极性不高。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曲靖师范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和《曲靖师范学院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培育一批素质高、教学内容先进、教学方法有效和教学改革成果显著的课程为任务,以建立科学、规范的课程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为重点,以课程建设为基本路径,优化课程结构,加快课程改革,更新课程内容,吸收教学改革成果,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总体目标
围绕学科发展、专业发展、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要求,全面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现代教育技术,着力进行课程基本建设,大力扶持优质课程,积极建设重点课程,努力培育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全校本科课程建设,完善创新与创业教育通识基础课,增设创新与创业教育通识选修课,构建创新与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整合优质课程资源,逐步开展网上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形成开放、互动、共建、共享的教育模式,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主要任务与具体目标
(一)主要任务
1.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鼓励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主持课程建设工作,全面负责课程建设;加强对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业务培养,提高业务能力,为学校发展储备人才;制定相应政策,培育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建立一支适应学校办学规模、适应学科专业发展、满足教学需求、整体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学师资队伍。
2.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加强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建设,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加强公共选修课程,优化人文与科学课程,增加方法与工具课程,注重对学生沟通协调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加强专业课程建设,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夯实专业基础课程,深化专业主干课程,压缩专业必修课程,增加专业选修课程,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性课程建设,强化学生实践锻炼和职业训练;加强素质拓展课程的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将素质拓展课程纳入培养方案。注重学科发展与应用的前沿,注重将反映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
3.加强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修订)要紧扣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要求。课程教材要积极选用近三年出版的获国家或省部级奖励的优秀教材、“十二五”规划教材、经典教材,支持教师编写质量较高、与我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适应的自编教材、教学参考书等。
4.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强调师生互动,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探索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在科学合理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运用好网上课程教学平台,推动师生网上交流与互动,提升学校课程教学信息化的整体水平。
5.强化实践课程教学。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充实实践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综合运用和开发创新。加强实验教学研究,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完善各环节质量标准,保障各环节的时间和效果。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双创”教育,注重在素质拓展课程中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不断完善素质拓展和标志性成果培育机制。推进实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将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引入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逐步推进专业综合课程改革;继续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展校企共建课程,鼓励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课题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推进课程考核改革。积极推进课程考核改革,注重对学生动手、动口、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强化课程过程性考核,加强总结性考核,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革。
7.加快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加快推进课程资源建设,搭建网上教学平台,鼓励教师利用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对现有课程建设项目的监督与检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重立项、轻建设的问题,充分发挥已建成课程的示范带动作用。
8.完善课程建设质量评估机制。建立健全课程教学评估实施办法、同行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专家听课、学生座谈会、课程质量调研分析会、学生教学信息反馈等制度,并接受校、院组织的评估检查,针对反馈意见提出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具体目标
1.课程基本建设。修订课程教学标准,强化课程教学管理,使所有课程达到合格目标。
2.优质课程建设。完成75门优质课程建设的建设任务,每年建设15门;抓好已立项优质课程的建设工作,力争全部达到优质课程标准。
3.重点课程建设。在校级优质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管理工作,通过导向、激励等措施,遴选50门校级重点课程,每年遴选10门。
4.精品课程建设。在校级重点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实际,培育25门精品课程,每年培育5门,并给予大力扶持,为申报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做好准备,争取实现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突破。
5.网络课程建设。“十三五”期间,完成网络课程100门,每年建设示范性网络实体课程、网络辅助课程20-30门,完善“曲靖师范学院课程资源库”,推进网络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整合,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提高优质课程资源支持。
6.课程引入。结合我校专业实际,以立项建设课程为中心,逐步引进和整合国内外高校精品优质在线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辅助学习课程资源,每年引入优质网络课程不少于20门。
7.课程评估。制订课程建设标准并开展课程评估,建立常规课程评估机制,每年重点评估不低于50门课程。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保证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课程建设应以学校总体规划为先导,不断完善各学院、各专业课程建设规划和具体课程的建设规划。学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要加强对课程建设的指导,各学院要将课程建设纳入重要会议议程。
2.强化教改立项研究内容与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不断更新课程建设内容
为保证课程建设内容的不断更新,学校重点支持与课程建设关系密切的,以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为内容的研究项目,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及时融入课程建设中,从而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3.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确保课程建设质量
为保证课程建设质量,实现课程建设目标,学校在教学建设经费中,拿出专款用于课程建设,并根据课程建设的具体情况,逐步增加投入力度,确保课程建设质量。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我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逐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课程建设纳入教学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范畴。
5.健全课程评估机制,不断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建立健全本科课程评估实施办法,通过评估促进课程建设,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完善课程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机制,定期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课程的评选立项,并对通过立项的各类课程定期进行督导和评估,及时对各类课程的建设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使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