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师院字〔2009〕45号
为了促进我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本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规范学校重点专业的建设工作,培养具有较强社会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根据教育部、云南省教育厅有关重点专业建设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曲靖师范学院本科重点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一、重点专业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1.学校重点专业建设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和地方基础教育、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社会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2.重点专业建设要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努力实现学科整体优化,使更多的学科进入省级或国家级重点学科行列。
3.通过重点专业建设,使我校形成特色鲜明的优质专业群,发挥重点专业的龙头和辐射作用,带动一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4.重点专业建设必须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规模与效益等关系,推进我校学科专业的协调发展。
5.重点专业建设必须注重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追踪国内外学科专业建设的前沿,瞄准全国学科专业建设的先进水平,构建本校学科专业的制高点,建成一批在我省教育、科技、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中有重要影响的专业,形成我校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6. 重点专业建设应具有前瞻性、先进性和示范性。
二、重点专业建设的内容体系
重点专业建设的具体目标、内容和体系包括以下11个方面:
1.专业建设规划与保障措施。重点专业建设应具有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领导重视专业建设工作,管理体制健全,学院院长作为本院重点专业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重点专业建设工作。学院在重点专业建设方面具有一定比例的经费投入。
2.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培养目标明确,符合学校的定位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专业的办学条件和特色,在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并形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和专业培养方案。
3.师资队伍。具有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青年教师中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大于60%,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占95%以上,教授、副教授均能为本科生上课。当专业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结构达到合理的比例后,师资队伍建设应更加关注提升队伍的整体能力。
4.教学条件。教学设施齐备,功能完善,能充分满足教学需求。图书资料丰富,能反映最新学术动态,管理规范,方便师生查阅。
5.课程建设。课程设置参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版)相关内容规范,在保证专业基本规格的前提下,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将普通教育过程、专业教育过程、学科和跨学科教育过程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
(1)重视课程建设。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建设一批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专业特色、适合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优质课程、重点课程或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突出,能充分共享各级精品课程的优质教学资源。
(2)不断加大双语教学课程的建设力度。具有一定比例的用双语进行教学的专业课程或聘用外籍教师任教的专业课程;具有使用外语原版教材授课的专业课程。(特殊专业除外)
(3)注重新学科、新科技知识的教学,优选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扩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空间;专业课程使用优秀教材的比例达到80%以上。
(4)教学方法与手段。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把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作为改进教学方法的出发点和归宿,大力推进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实践式、自学式等教学方法,课堂教学逐渐从传授性教学向探究式教学转变,实验教学逐渐由验证性实验向学生自主设计课题的创新性实验转变。
(5)重视教学手段的更新。积极推广、普及现代教育技术,重视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增强教学效果。专业必修课程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低于20%,并有一定数量的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较好。
6.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内容和体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固定的实习实践基地。实验开出率达到100%,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达到80%以上,实验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具有2个以上固定的实习基地并能满足教学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尽早参加科研和社会调查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研究和开发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7.教学管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健全,执行严格。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积极开展各种方式的听课、教学评价和检查,并能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进行适度的调控和整改。坚持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并有统计分析资料和相应的改进措施。
8.教风学风。教师能够严瑾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教学效果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遵守校规校纪情况好。
9.质量评价。学生综合素质高,毕业班学生外语等级考试通过率、毕业班学生参加省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高于全校平均水平。毕业班学生考研积极,考研录取率高于全校平均数(特殊专业除外)。学生对本专业的师资、教学条件、教学质量等评价高。毕业生就业率居于省内同类专业前列,毕业生受到社会的良好评价和认同。
10.科学研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成果显著,效益明显,有较高层次的立项项目或教改项目。
11.特色优势。具有相应的校级以上重点学科,注重学科专业的综合性与宽泛性。形成自己的办学传统并积累丰富的经验,具有明显的办学特色与优势。
三、重点专业建设的申报立项
1.校级重点专业建设采用立项方式进行,每两年申报一次。逢奇数年份的4月份申报,5月份评审。
2.各学院组成评价小组,按照“曲靖师范学院本科重点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拟申报专业进行自评(量化评分),并向学校提交自评报告及所需资料,包括《曲靖师范学院本科重点专业建设申请表》、专业建设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编教师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位、专业等)、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及其他相关材料。
3.学校评选专家组严格按照《曲靖师范学院本科重点建设专业实施方案》规定的条件标准,在认真审阅学院申报材料基础上,赴各申报专业所在学院进行实地考察、评价;学校评选专家组综合材料评审和现场考察、评价的结果,向学校提出总体评价(量化评分)报告;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评价报告和被评专业的自评报告等材料,研究决定评选结果,报学校主管领导审批后确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四、重点专业建设的实施和管理
1. 批准立项建设的重点建设专业,进一步完善其专业建设实施方案,报学校批准并备案,作为今后检查评估的基本依据。学校给予每个立项专业划拨专项建设经费4万元,启动实施。
2.校级重点建设专业专项经费由相关专业使用,严格执行学校相关经费使用的规定。
3.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实行动态管理、滚动建设。每四年为一建设周期,每两年进行一次检查。对建设卓有成效的专业给予表彰奖励。对建设成效不明显的专业给予警告;对疏于建设,致使专业建设和发展目标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的专业,学校将撤销该项目,终止其经费投人,作停建处理。
4.学校将适时从校级重点建设专业中,择优推荐申报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校级重点建设专业项目在申报高一级建设项目立项后,按高一级项目对待。
五、重点专业建设的检查与验收
学校定期对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进行指导、检查与评估,促进重点建设专业提高水平,使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年度检查。立项后每年10~12月,由各重点建设专业所在学院组织年度检查会议,严格按照《专业建设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目标”(主要建设内容、标准)及“年度实施计划”,向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汇报建设进展情况,并提供书面《年度进展报告》及相关实物成果材料。合格者追加相应建设经费。
2.中期评估。立项2年后由教务处组织专家组,严格按照《专业建设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目标”(主要建设内容、标准)及“年度实施计划”,对各重点建设专业进行中期评估,合格者追加建设经费并视建设质量给予一定奖励。
3.结项验收。立项4年后由教务处组织专家组,严格按照《专业建设实施方案》确定的 “建设目标”(主要建设内容、标准)及“年度实施计划”,对各重点建设专业进行结项评估验收,合格者按“以奖代补”方式补足建设经费。
凡结项评估验收合格的重点建设专业,学校授予“曲靖师范学院重点专业”称号(处于立项和建设过程中的专业称为“重点建设专业”,通过评估验收后才正式授予“曲靖师范学院重点专业”称号)。
六、重点专业建设成果的拓展与提升
1.为保证校级重点专业建设质量的可持续性,对已通过结项验收并获得“曲靖师范学院重点专业”称号的专业,学校将严格按照《曲靖师范学院本科重点建设专业评价指标体系》,于每年10~12月期间对各重点专业当年的各项指标进行年度量化评分考核。
2.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凡相关指标仍然保持校级重点专业标准,视具体情况每年各投入续建经费1至2万元。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凡相关指标未能保持校级重点专业标准,学校将给予严重警告,当年不投入续建经费。
3.凡连续3年未获得续建经费者,取消“曲靖师范学院重点专业”称号并给予通报批评,专业所在学院2年内不得申报重点建设专业。
4.通过建设,基本达到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的目标要求。
七、本《实施方案》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
1.曲靖师范学院本科重点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2.曲靖师范学院本科重点专业建设申请表
附1:
曲靖师范学院本科重点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名称及其权重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价 等级 | 评价 分值 | ||
名称 | 名称 | 中期权重 | 验收权重 | ||
1.专业建设规划与保障措施 | 1.1专业建设规划 | 0.07 | 0.02 | | |
1.2保障措施 | 0.08 | 0.03 | | | |
2.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方案 | 2.1专业培养目标 | 0.04 | 0.02 | | |
2.2专业培养方案 | 0.06 | 0.03 | | | |
3.师资队伍 | 3.1师资队伍结构 | 0.05 | 0.08 | | |
3.2主讲教师 | 0.05 | 0.07 | | | |
4.教学条件 | 4.1实验室与实践基地 | 0.05 | 0.05 | | |
4.2图书资料 | 0.05 | 0.05 | | | |
5.课程建设 | 5.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 | 0.05 | 0.04 | | |
5.2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 0.03 | 0.02 | | | |
5.3教学大纲 | 0.04 | 0.02 | | | |
5.4教材 | 0.03 | 0.02 | | | |
6.实践教学 | 6.1实验(训)与实践教学 | 0.05 | 0.05 | | |
6.2毕业论文(设计) | 0.05 | 0.05 | | | |
7.教学管理 | 7.1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 0.03 | 0.03 | | |
7.2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 0.02 | 0.02 | | | |
8.教风学风 | 8.1教师风范 | 0.03 | 0.03 | | |
8.2学习风气 | 0.02 | 0.02 | | | |
9.质量评价 | 9.1学生综合素质 | 0.04 | 0.04 | | |
9.2学生评价 | 0.03 | 0.03 | | | |
9.3社会评价 | 0.03 | 0.03 | | | |
10.科学研究 | 10.1科研成果 | 0.02 | 0.05 | | |
10.2教学研究 | 0.03 | 0.05 | | | |
11.特色优势 | 11.1特色优势 | 0.05 | 0.15 | | |
评价总分 | | 1.00 | 1.00 | | |
备注:
1.中期抽查评价采用中期权重,验收评估采用验收权重。
2.评价等级共分为A、B、C、D四级,A、C级在评价指标内涵及其标准中给出,介于A、C之间者为B级,低于C级者为D级。A、B、C、D四级的分值分别为100—85、84—75、74—60、59—0。具体分值乘以权重为该项分数,各项分数相加为总分。
二、评价指标内涵及其标准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价等级标准 | 评定依据 | 评价 等级 | 评价 分值 | |
A级 | C级 | |||||
1.专业建设规划与保障措施 | 1.1专业建设规划 | 规划科学、思路清晰,实施已取得明显成效 | 有规划,有措施,取得初步成效 | 文件、规划、方案等 |
|
|
1.2保障措施 | 重视专业建设,领导和管理体制有力,配套经费落实,经费充足 | 重视专业建设, 配套经费落实 | 文件、教师座谈、财务帐目等 |
|
| |
2.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方案 | 2.1专业培养目标 | 目标明确,符合学校的定位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有目标,基本符合学校的定位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文件等 |
|
|
2.2专业培养方案 | 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优化,执行情况好 | 基本能反映培养目标要求,执行情况较好 | 专业培养方案等 |
|
| |
3.师资队伍(特殊专业适当降低要求) | 3.1师资队伍结构 | 年龄、职称、学缘结构合理,数量满足教学需要,青年教师中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60% | 结构基本合理,青年教师中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在40—50% | 文件,教师名单,座谈
|
|
|
3.2主讲教师 | 符合岗位资格教师>95%,教授、副教授均为本、专科学生上课 | 符合岗位资格教师85—95%,教授、副教授95%为本、专科学生上课 | 教师及任课情况表,文件、证书、学生座谈 |
|
| |
4.教学条件 | 4.1教师、实验室与实践基地 | 设施和功能完善,充分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 设施和功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 资料数据、现场 |
|
|
4.2 图书资料 | 资料丰富,能反映最新学术动态,资料管理好,师生查阅方便 | 有一定数量的本专业学术期刊,图书资料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 资料室和资料数目规章制度借阅记录 |
|
| |
5.课程建设 | 5.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有规划、有措施,取得重大进展,效果明显 | 有进展,有一定效果 | 规划及效果证明 |
|
|
5.2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 改革教学方法,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成效显著 | 注意改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一定使用面 | 资料、现场听课 |
|
| |
5.3教学大纲 | 完整,先进,执行情况好 | 完整,基本体现培养目标要求,执行情况较好 | 大纲等 |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价等级标准 | 评定依据 | 评价 等级 | 评价 分值 | |
A级 | C级 | |||||
| 5.4教材 | 全部采用获国家、省部级奖或公认水平较高的优秀教材;配套教材及软件完整;有省级以上获奖教材或配套软件 | 基本选用获国家、省部级奖或公认水平较高的优秀教材,有配套教材或软件 | 教材、文件 |
|
|
6.实践教学 | 6.1实验(训)与实践教学 | 体系科学、内容较新、效果好 | 效果较好 | 教学计划等 |
|
|
6.2毕业论文(设计) | 总体质量较高,评分合理 | 质量基本符合要求 | 毕业论文(设计) |
|
| |
7.教学管理 | 7.1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 管理制度科学健全、执行严格 | 制度基本健全,执行情况较好 | 规章制度等 |
|
|
7.2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 质量监控体系完善,开展了听课、评教等活动,成效明显 | 建立了监控体系,开展了听课、评教等活动,有成效 | 规章制度、各类原始记录材料等 |
|
| |
8.教风学风 | 8.1教师风范 | 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教学质量高 | 从严执教,教书育人,注意提高教学质量 | 材料、访谈 |
|
|
8.2学习风气 |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遵守校规校纪情况好,勤奋进取 | 学生基本能遵守校规校纪,学习较认真 | 文件、记录 |
|
| |
9.质量评价 | 9.1学生综合素质 | 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 | 合格 | 相关资料 |
|
|
9.2学生评价 | 对本专业师资、教学条件、教学质量等评价高 | 对本专业师资、教学条件、教学质量等基本肯定 | 学生评分、学生座谈 |
|
| |
9.3社会评价 | 毕业生流向合理,能很好地体现学校的服务面向,总体评价好 | 流向基本合理,有一定的社会声誉 | 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分配情况表,媒体评价等 |
|
| |
10、科学研究 | 10.1科研 成果 | 科研成果显著,效益明显 | 有一定的科研成果 | 资料 |
|
|
10.2教学 研究 |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有较高层次的立项项目或教改成果 | 注意开展教学研究 | 资料、文件 |
|
| |
11.特色优势 |
| 特色鲜明、优势明显 | 注意特色培育,有一定优势 |
|
|
|
附件2:
曲靖师范学院本科重点专业建设
申 请 表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学科门类:
专业负责人:
学院(盖章):
填报时间:
曲靖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一、专业负责人及师资队伍
负责人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学历、学位 | 职务、 职称 | 学科专长 |
|
|
|
|
|
| |
联系电话 |
| |||||
师资队伍 情况 | 在编教师基本情况[姓名、年龄、职务职称、学历学位(至2006年底,下同)、专业方向等]
| |||||
近三年获省级、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及其成果以及受奖励情况
| ||||||
近三年高职称教师为本、专科生开课情况
|
二、专业办学现状
教 学 条 件 及 利 用 情 况 | (教学基础设施、图书资料、实习实训基地、信息技术等)
|
教 学 管 理 情 况 | (教学计划执行、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毕业设计管理等)
|
教 改 情 况 | (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文化素质教育以及教材建设等)
|
专 业 辐 射 面 | (对其它专业在实验实习、师资、图书、课程等方面的支持)
|
已经 形成 的 专业 办学 特色 |
|
三、专业社会地位和优势
办学 规模 和 社会 需求 | (近三年专业招生数量和在校生规模,未来三年人才需求预测)
|
招生、 就业 情况 | (近三年招生录取率、毕业生就业率)
|
对社会的贡献程度 | 与我省及当地产业(行业)改革发展的结合程度及发挥的积极影响
|
专 业 地 位 | (省内相同专业布局及本专业的优势)
|
四、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
五、专业建设预期目标(分年度细化建设目标)
|
六、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特色的针对性设计
|
七、学校政策、经费等保障措施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八、专家组意见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九、学校意见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